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管理制度
为切实做好我院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传承工作,探索建立中医药学术传承和推广应用的有效方法和模式,加快培养一批我院的名中医,提升中医药学术水平,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,制定我院郭晓华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工作制度。
一、工作室人员职责
1.工作室负责人负责制定本工作室工作方案;确定工作室学习任务,制定学习计划,主持撰写课题研究方案;督促工作室成员按时完成学习计划并管理教学、科研和培训工作;及时总结、撰写好工作报告。
2.工作室成员要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;按时参加工作室的每项活动,完成教学、科研等任务。活动中积极主动,不无故缺席;按时、保质、保量完成本工作室规定的学习和研究任务;团结协作,不得擅自发表共同研究的成果;做好个人专业成长记录,及时撰写阶段性发展总结。
二、工作室学习和管理制度
1.采集整理原始病历,精选老师的完整典型病历进行整理,录入电脑形成电子病历留存研究。
2.收集文字资料。如郭晓华主任医师书写的心得体会、见解及发表的论文、论著等。
3.采集影像资料。注意收集并保存老师诊治病证和讲课的影像资料和日常生活的资料。
4.针对重点疾病进行研究,形成独到的的诊疗方案。结合老师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,重点选择老师平时擅长治疗的3-5个常见病、疑难病进行系统的总结研究,形成相应的临床诊疗方案和方法,推广应用于临床。
5.每人每月跟师学习时间不少于4个工作日、撰写2篇跟师笔记、1篇与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相关的医案或临床经验运用心得,并运用于临床。
6.围绕中医专家临床经验,每季度组织1次人才培养相关活动,每年不少于4次,每次不少于10人,每次做好活动记录和学习资料保存。
7.组织继承人参加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主办的不少于1次的集中理论培训。
8.与1个乡镇卫生院、2个村卫生室建立对口指导联系,有条件的可建立相应的工作站,制订相关协议或文件。
9.每年巡诊活动次数不少于6次,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个工作日;重点指导1名以上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、2名以上乡村医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,做好活动记录和指导资料保存。
10.经费管理。经费由院财务科统一管理,专款专用,经费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,厉行节约。
11.信息管理工作。要建立工作室网站,及时发布信息、及时更新,开通评论、留言服务,公布成员电子邮箱、微信等方式,确保交流效果。及时通过网站发布工作动态、成员论文、专题研究、典型案例及评析、临床或研究活动图片等。
12.工作室档案管理。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,并由负责人监管。工作室成员的计划、总结、医案记录、研究记录、视听资料等材料及时收集、归档、存档,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。每个工作室成员还要独立做好个人档案的建设工作,并积极配合工作室搞好档案建设。
13.管理考核
(1)工作室导师保证至少每周门诊三次,每周查房一次,参与院内疑难杂病会诊,定期批阅继承人的学习笔记和医案。
(2)工作室成员保证至少每周跟师门诊一次,每二周随师查房一次(如无病房,应增加一次门诊),每季度参加一次学术研讨或学术讲座。每次随诊或学习需记录跟师笔记、查房记录和学习记录。
(3)工作室成员在建设周期内应系统地学习《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、《温病学》四大经典著作和本专科经典著作,并在学习记录中能体现自己的学习心得。
(4)工作室在建设周期内建立门诊日志、查房记录(会诊)、学术研讨(讲座记录)台账。应形成2~4个代表导师学术经验的中医诊疗常规;完成名老中医临证思辨特点和学术思想研究报告;形成并出版名老中医的成才历程专著;整理研究郭晓华主任医师经验方;建立诊疗和日常生活资料(包括音像资料)集锦;收集整理郭晓华主任医师的主要学术论著;结合临床,开展代表导师学术思想与经验的科研项目;条件成熟时研究开发院内中药制剂。
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
郭晓华传承工作室组成人员
名老中医药专家:郭晓华
工作室负责人:柳艾霞
网络联络人:马树梅
工作室成员:柳艾霞 马树梅 王红新 王丽霞
李福敏 谭冬梅 张敏 李敏